寒咳,可以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通過調理飲食、調理生活習慣、按摩、針灸、藥物治療等方式排出寒氣。如果癥狀持續(xù)加重,建議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或治療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調理飲食:患者在日常需要減少寒性食物的攝入,可以適當?shù)暮纫恍┘t糖姜水、蔥白水、蘿卜水等,可以輔助祛除體內的寒氣,從而起到改善寒咳的作用。
2、調理生活習慣:患者在外出時就要做好身體的保暖工作,可以根據(jù)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,日常還可以使用熱水泡腳,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(huán),輔助祛除體內的寒氣。
3、按摩:患者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用手輕輕按揉天門穴、膻中穴等,一直按揉15分鐘左右,每天可以按摩3~4次,有利于驅散寒邪,緩解寒咳的相關癥狀。
4、針灸:患者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扎陰陵泉穴、涌泉穴、天樞穴、關元穴、大椎穴等穴位,留針15~20分鐘,2~3天可針灸一次。通過針灸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風散寒、解表、溫陽通陽等功效。
5、藥物治療:如果寒咳癥狀比較嚴重,而且一般治療并不能起到效果?;颊呖稍卺t(yī)生指導下服用風寒感冒顆粒、通宣理肺丸、金銀花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,具有鎮(zhèn)咳平喘、疏風散寒等功效。
寒咳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避免進食過于寒涼的食物,比如冰激凌、冷飲等,以免加重病情,影響疾病的恢復。服用藥物期間需要避免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的食物,以免影響人體對藥物成分的吸收。